訾浩添同学是商学院2021级电子商务本科的一名普通学生。在大四时,他经历了一段足以深刻改变他大学生涯,甚至未来职业轨迹的旅程——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并最终站上了全国总决赛的领奖台,拿到了就业赛道铜奖。这份荣誉,不仅是他的努力,更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特别是商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老师集体培养的成果。
一、起点:当“电商”遇见“云南”,他的职业蓝图初现
刚进入大二,和许多同学一样,他对未来是模糊的。“电子商务”听起来很广,但具体能做什么?他的优势在哪?未来在哪里扎根?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心头。直到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真正沉下心来思考。
他的突破口,源于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云南。课堂上学习的跨境电商知识,云南丰富的特色农产品(普洱茶、鲜花、菌菇…),国家大力推动的RCEP政策… 这些元素在他脑海中碰撞。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把所学的电商本领,用来帮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去? 于是,“成为农产品数字化运营专家,深耕云南特色农产品流通”这个目标,第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他结合专业所长、地域特色和个人兴趣后,找到的属于他的“赛道”。
二、征途:校赛、省赛到国赛,每一次晋级都是一次“技能熔炼”
参赛之路绝非坦途。从班级选拔、院级赛、校赛突围,再到代表学校征战云南省赛,最后站上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与顶尖高校学子同台竞技,每一步都像升级打怪,每一步都逼着他突破自己的极限。
硬核技能,从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这个过程,是他技能飞速提升的“黄金期”。
1.数据分析不再是“听说”
为了论证他的“云南农产品流通”规划可行,他必须拿出硬数据。他跑云南相关调研企业,收集真实的咖啡销售数据。逼着自己啃Python,处理分析这些数据;熬夜学Tableau,把枯燥的数字变成直观的可视化图表。这些课堂上讲过的工具,在备赛的压力下,他第一次真正用起来、用熟了!这份作品里的数据分析模块,后来直接成了他实习简历上的亮点。
2.工具应用成为“肌肉记忆”
为了清晰地展示他的职业发展路径,他一遍遍用Visio画图;为了让方案更具专业性和说服力,他主动去研究学习SEO优化等电商运营必备工具。比赛要求你不仅懂理论,更要会操作、能输出,这种实战压力是平时作业无法比拟的。
3.软实力,在高压下野蛮生长
5分钟讲清5年规划?练! 校赛第一次陈述,超时了,逻辑也混乱。指导老师焦老师说:“要让评委在5分钟内听懂你的核心价值。”于是,PPT改了6版,对着镜子、对着同学、对着老师一遍遍讲。卡时间、磨逻辑、练表达。这个过程痛苦吗?非常!但当他站在国赛舞台,能在规定时间内精准、流畅、有感染力地阐述完他的规划时,他知道,他的结构化思维和表达能力已经脱胎换骨。
4.评委的“灵魂拷问”,是最好的磨刀石
从“传统电商转型的难点你怎么看?”到“RCEP具体条款如何应用在你的农产品方案里?”,再到国赛“天降实习offer”环节模拟真实职场挑战。评委的问题往往犀利且专业。每一次答辩,都是心脏狂跳的即兴考验。但正是这一次次的“拷问”,硬生生练就了他的快速反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现在回想,这种高压下的思维训练,是课堂里很难获得的宝贵财富。
5.打开视野,链接“贵人”
比赛不是闭门造车。他认识了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优秀伙伴,他们的思路给他很多启发(后来他们还一起组队参加了“互联网+”大赛)。更重要的是,结识了担任评委的企业高管和HR。他们的点评一针见血,他们的建议让他对行业认知更深。更惊喜的是,正是因为在省赛上的表现,他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拿到了宝贵的offer!比赛,为他打开了一扇连接优质资源的门。
6.行业认知,从“雾里看花”到“精准聚焦”
为了备赛,他不得不深入研究农产品流通行业。不再是泛泛了解,而是深入到岗位能力模型、人才需求趋势。一个关键发现是:面向市场,“懂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稀缺! 这个洞察直接改变了他的学习计划——他立刻选修了相关课程。比赛逼着他跳出课本,用行业的眼光审视自己,提前布局未来所需的能力拼图。
三、回望:给电商路上同行的你们几点真心话
学弟学妹们,走过这段路,他深切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他们电商专业学生的独特价值。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比赛,而是一个系统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战平台。结合他的经验,给大家几点建议:
1.别犹豫,尽早启动!
大一就可以去观摩比赛,感受氛围,了解流程(比如他们学校的“翰文杯”就是很好的热身)。大二是黄金参赛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时间也相对充裕,像他一样全力投入去准备、去体验、去成长。大三则可以带着更成熟的目标去冲刺更高奖项,并直接衔接实习就业。
2.深挖“电商+云南”这座富矿!
他们的专业扎根在云南,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你的规划方案,一定要紧扣云南的特色:跨境贸易的潜力、文旅电商的机会、特色农产品上行的痛点(比如他聚焦的咖啡、普洱茶、鲜花)。把课堂学的电商知识、数据分析工具,真正用来解决他们身边的问题、服务地方发展,这样的方案才接地气、有特色、有生命力!同时,敏锐捕捉AI、绿色电商、直播供应链等新趋势,把它们融入你的规划,展现前瞻性。
3.善用“家”的资源! 学校是他们强大的后盾
商学院:这里有耐心的专业老师,提供最大的支持,陪你解决难题。
创新创业学院:这里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别害羞,主动去请教!他们的一线视角能点醒你。
校就业处资源库:里面藏着往届学长学姐的金奖、银奖作品(包括他的方案),是绝佳的学习模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
校企合作基地:利用好这些实训机会,把你的规划想法放到真实或模拟环境中去检验、去修正。实践,是检验规划可行性的唯一标准。
4.把比赛当作“跳板”,转化为就业力!
认真准备的参赛作品(方案、数据分析报告、PPT)本身就是一份优秀的求职作品集,是向企业展示你能力的直接证据。更重要的是,大赛证书(尤其是省级以上)在云南本地知名电商企业认可度很高。你在赛场上的优秀表现,很可能直接为你赢得学校合作企业的内推机会!
最后,分享一句他最深的感悟:
“这场比赛,最大的价值不是那张证书,而是它逼着我把心中那个模糊的‘我想做什么’,一点一点打磨成了清晰的、可执行的‘我能怎么做,并且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去做到’。”
从迷茫中锚定方向,在实践中淬炼本领,訾浩添以 “地域特色 + 专业所长 + 实战打磨” 的通关逻辑,不仅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绘就清晰路径,更印证了 —— 当热爱与深耕碰撞、规划与行动共振,每个大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打磨出照亮未来的 “通关秘籍”。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