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院首页  |   招生咨询:0871-68314770

匠心建业  厚德筑梦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当前位置:建筑工程学院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浏览文章

魅力工程----“不忘初心,牢记百年党史”工程学院课程思政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1年04月28日    不详    0

工程学院党总支于2021年4月26日下午在200人报告厅,召开关于2021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三点思考会议,本次会议由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为仕同志主持,由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孙明山同志主讲。参会人员有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


图片1.jpg


图一 宣党委委员 传部部长——孙明山同志讲话

"课程思政"改革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每个教师都应该立足于这一根本任务,正确认识"课程思政"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基础上,充分认识各类课程的德育的功能,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运用创造性思维,紧紧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不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

一、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各类不辨是非的言论,需要教师去及时的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图片2.jpg


图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应当是学生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引领者,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思想政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在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使高校的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图片3.jpg


图三 孙明山同志对专业课教学讲话

二、课程思政是什么?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课程思政的理念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什么是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又有什么联系?思政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一个领导者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开设了思政课,就完全依赖它,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思政课程不能完全代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灵魂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主干与本体。而“课程思政”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需要,致力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载体和呈现方式。


图片4.jpg


图四

“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明确的学时学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观点和态度,属于典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则是从“大思政”理念出发,充分挖掘相关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既有显性的方式,也有隐性的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

“思政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灵魂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心词是“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中心词是“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不能只依赖思政课去单打独斗,必须拓展渠道和载体,就是在各类专业课程里体现,各门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当中。

 

三、办好课程思政怎么做?


图片5.jpg


图五

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有哪些呢?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站到讲台上,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课程教学中所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内容都是思政元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认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或者人生哲理,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层面、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层面、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锻炼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帮助学生塑造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激发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内在动力。

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元素的时候也要思考哪种教学方法教育效果更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文献精读、启发研讨、实践教学等方法融入思政元素。在具体运用时,也要讲究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学习的时候变得更主动、更认真,注重学生反馈。完整的教学应当是双向的。

 

供稿人:工程学院  周建华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